• 三牛娱乐注册
  • 三牛娱乐登录
  • 三牛娱乐招商QQ
  • 宝钢启示录之四:学习创新

    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23-06-13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同志1984年视察宝钢时的题词,今天被镶嵌在宝钢厂史陈列馆的一根宽大的立柱上。在同一个展区,悬挂着曾乐、王铁梦、陈钰珊、王利、韩明明、孔利明、王军、王康健等优秀科技工作者、工人发明家以及来自宝钢各个单位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照片。

      2011年4月28日,宝钢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大奖评审委员会在对宝钢的评价中有这样一句话:“宝钢作为钢铁行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和自主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宝钢特色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

      2011年7月份,当《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宝钢时发现,宝钢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制度是如此庞大、细密,每个部门、每位员工似乎都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使记者总感到自己接触到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但是,从这“冰山的一角”,记者已能感受到宝钢创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宝钢技术创新强调三位一体、协同互动的体系架构,追求体系的完整和完善、体系运行机制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宝钢科技发展总监卢金雄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这样说。

      宝钢技术创新三大体系包括:以研究院为主体的产销研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生产、研发、设计和装备四位一体的工程集成体系,以生产现场为重点的、以稳定提高和精益运营为特征的持续改进体系。

      宝钢研究院是由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技术处中心试验室发展而来的,目前承担公司重大、前沿、基础性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质量、技术难题,为公司重大工程建设、用户技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2010年,宝钢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比例达到2.0%。

      在宝钢新一轮发展中,宝钢的工程技术板块以成为国际化工程技术服务商为战略目标,承担着实现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在2009年集团业务整合中,宝钢工程技术公司、宝信软件、宝钢检修、宝华招标、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公司归并成立了宝钢工程技术集团。

      以生产现场为重点的、以稳定提高和精益运营为特征的持续改进体系,则构建了宝钢坚实的创新基础。据宝钢集团工会原经济工作部部长蒋晓农介绍,宝钢职工创新的特点是:创新课题来自于现场,创新过程立足于现场,创新成果应用于现场。近年来,宝钢专利申请量以每年20%的幅度逐年递增。

      在这三大体系之上,是由技术创新委员会、专家资源库、宝钢研究院(技术中心及分中心)组成的统一指挥、科学决策、专家咨询、分层管理的较为完整的宝钢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和决策体系。

      同时,各职能部门也围绕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健全和完善了包括员工自主管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小组、“党员登高计划”、“最佳实践者”活动等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技奖励等激励机制在内的宝钢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有效协同。

      在各体系和制度的保障下,宝钢研发、工程集成、现场三个体系互动融合,有力地推进了宝钢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如在国家大型设备自主化的示范工程——宝钢集团梅钢1420毫米冷轧项目建设中,研究院派出专家支持自主集成创新项目建设,工程技术公司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在设计、制造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现场员工和科技人员一起对生产线进行持续改进。该工程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调试、运行等机组建设的各个环节,从工艺、机械到电气、仪表、计算机等机组的各个部分,全都实现了自主化。

      在宝钢各项创新体系和制度中,覆盖宝钢各层级、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励机制的作用不容忽视。与一般性的考核或表彰奖励不同,宝钢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评价激励机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这使得创新成为从宝钢集团决策层到一线普通员工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

      为了使创新体系具有可量化的考评指标,促进体系协同,宝钢提出了体系能力概念,并梳理出技术创新体系统筹策划、组织保障、技术成果转化和固化、外部技术资源利用、研发条件保障、知识产权战略运作、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创新文化渗透、激励机制导向等10大能力。宝钢将这10大能力细分为34个维度,对各子公司进行体系能力评价,重点是评价体系的完整性、能力的均衡性、进步的可持续性。相关的体系评价结果与各子公司领导干部年度任职评价挂钩,纳入公司决策层对干部的考核和评价。

      实践证明,这种评价,促进了宝钢创新体系能力的持续提升,保证了各项创新活动落到实处。比如,如果一家子公司在某一体系能力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他们的经验会被及时发现,并有可能在宝钢集团组织的各种研修中进行经验交流。

      针对各层级员工的评价激励,在宝钢更是丰富多彩、操作有序。宝钢借鉴国外人力资源变革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技术业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发展“双通道”思路,在两个通道分别设立首席师、主任师、区域师三级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束缚,满足了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获得晋升发展的需求。此外,还有无处不在的对创新者的信任、尊重、启发和欣赏。

      宝钢分公司热轧厂首席设备点检员、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王军,在获得第一个公司认可的先进操作法后,车间领导对他提出了新的希望:不能仅满足于有了先进操作法,还要去申请专利。在王军的发明小有名气之后,公司又把他调到2050毫米热轧主轧线任设备点检员,希望他来带动主轧线上的创新。现在,王军所在作业区的员工,人人都有创新成果。王军还组织了一个发明创造协会,22名成员合计拥有专利200多项,技术秘密更多。2011年7月7日,在《中国冶金报》记者参观宝钢2050毫米热轧生产线时,担任讲解员的王光寰告诉记者,自己2009年研究生毕业来到宝钢,已经参加了重要的技改项目。“我再锻炼一段时间,就可以申请参加王军的发明创造协会了。”他说。

      现场仪表点检员田方林,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最佳实践者”。“以前想得少,看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金融危机来的时候,领导来讲课,讲宝钢面临的严峻形势,使我直接感受到,我们也是公司的一份子,应该为公司做点什么。”田方林用装眼霜的小瓶子,替代装PH标准液的大烧杯,1年节约的标准液相当于18348元……她的做法被及时发现、总结,参加了宝钢员工自主管理发布会。“我的名字出现在《宝钢日报》、《解放日报》上,还去各子公司宣讲,我感到特别自豪。”

      “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是宝钢新一轮规划提出的三大愿景之一。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这一愿景,转向以员工终端体验、终端检验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宝钢集团员工发展总监陈志宇说。

      其实,很多企业都很重视培训。但是,能不能将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计划、企业人才培养选拔、提高员工素质、开发创新潜能紧密结合,形成“充分调动”、“全面提高”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关系着创新的能力。

      据陈志宇介绍,宝钢对后备干部实行一图一表制,通过图表,将每一名后备干部的能力、短板、开发培养重点等内容一目了然地加以展示。但是,大学生到宝钢工作5年-8年后才能被纳入后备干部管理,前几年是一个空白期。而在这几年,大学生有的可能会因受重视不够而消沉,有的甚至可能流失。因此,宝钢提出了“青苹果计划”:在毕业3年的大学生中选拔优秀后备人才,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每季度接受一次为期三四天的集中主题研修,重点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国际化能力、影响力、创造力等四方面能力。有“青苹果”的单位,会给每名“青苹果”配备一名导师。

      2005年毕业进入宝钢的陆昊,2009年成为第一批“青苹果”中的一员,现在是宝钢规划发展部海外发展经理。他的导师是职能总监,对他的业务、心智等各方面随时进行指导。他说:“其实我们年轻人关注的不仅是薪水,更关注企业对自己的培养。”

      另一位“青苹果”、来自宝钢规划发展部的王洪洋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宝钢对每一名新入厂的员工都会进行职业生涯导航。进入单位的第一年,公司会指定一位师傅,定期就这位员工的表现写小结。员工转正后,人力资源部门会和员工、师傅、部门领导进行沟通,确定这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同时,人才开发院每年还有上千个培训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选择。”王洪洋说。

      陈志宇认为,员工发展不仅是技能提升,还要心智成熟、人格完善、心灵快乐、全面发展。记者也注意到,在宝钢,不仅是培训,各个单位员工创新的渠道还很多,而且一路畅通。

      今年29岁的江伟,2004年大专毕业进入宝钢,从事试样机械加工工作,是一名岗位协力员工。他靠自学先后取得了本科学历和机电数控高级工证书,拥有4项专利、1项先进操作法。2010年,宝钢首个以岗位协力员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江伟工作室挂牌成立。

      截至2010年,宝钢集团公司有员工创新工作室66个、常设的创新小组2213个,有100名创新志愿者和100个员工经济技术创新小组结对开展“双百”活动,实现创新活动基地与企业现场的对接;员工自主管理取得创新成果7500个。2010年,宝钢员工创新基地还组织了40次创新论坛、209次创新成果发布、10次跨厂际技能交流。

      在宝钢,每名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提出创新需求,而且都会得到回复。对一些有价值的项目,公司会组织策划、评审,进行可行性研究,组织实施。“那一轮又一轮的评审很严格,需要我们采集大量数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创新的风险也可以控制在最低。”王军说。

      “在宝钢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下,好多一线宝钢人都通过业余学习,从原来的最初学历变成了专科、本科。”技校毕业、钳工出身的王军,1989年参加了企业职工大学的学习,1996年参加了同济大学的4年大专学习,进修一年,然后是4年的本科学习。“最令我难忘的是专升本时,既要工作,又要业余学习,为节约时间而买车后,再加上学费,3年收入都搭进去了。”王军说。

      宝钢的知识型员工,很受业内艳羡。但是,在与宝钢员工的接触中,《中国冶金报》记者感受到,他们的高素质,恰恰产生于这片学习创新的沃土。

      “我们申请的专利一定要在现场用得上,要不然我们有一堆专利也没用。”王军说,“我们的几项科研项目,投入加在一起不到100万元,但每年能带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这句话,直白地道出了宝钢创新的终极目标:创造价值。

      目前,创新效率不高,影响着很多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而在宝钢,技术创新的意义并不在于创新成果本身,而是如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宝钢的创新,是需求驱动的创新。

      在宝钢规划发展部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汪正洁给《中国冶金报》记者点开了宝钢集团已经覆盖到每个子公司的BES科技网络系统。这里,汇集了来自宝钢三大技术创新体系的各种研发需求。卢金雄向记者介绍,宝钢在进行科技立项时,始终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围绕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二是技术发展趋势,三是赶超竞争对手。

      这种选择标准使宝钢的技术创新,不仅立足现实,而且面向未来,从而赢得了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最有宝钢特色的现场创新中,很多发明创新不仅解决了现场的实际问题,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韩明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金属检测和除铁技术,王康健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的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王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高强度全密封热轧矫直机支承辊技术,等等。“我们现场的点检员,除了把设备状态维护好之外,还做了大量技术探索,不断改善设备操作条件、工艺条件,目的就是在紧贴用户需求、紧贴绿色宝钢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品质,使我们宝钢的产品永远领先。”王军说。

      “我们有一个叫‘产品树’的工具。”在科技研发方面,除了宝钢早已为业内熟知的产销研一体化之外,卢金雄还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了一些创新工具。他在纸上画出一根树干,这代表汽车板;一根根枝条,代表不同品种,枝条从下向上,档次不断提高。在每一个品种枝条上,宝钢人会用各种颜色来标明哪些是宝钢引进的品种,哪些是已经研发的品种,哪些是国际先进钢铁企业能生产而宝钢还不能生产的品种,等等。据他介绍:“原来我们与韩国浦项比,有很大差距,现在我们标注出来的品种已基本都能够生产了。”宝钢还有一个“专利地图”,上面标注着宝钢和其他世界顶尖钢铁企业在不同领域的专利占有情况。这些工具直观反映着创新需求,指导着宝钢的科技研发的方向。

      从宝钢LivingSteel(民用钢结构住宅工程)项目的培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宝钢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创新轨迹:2006年,李自刚博士带领他的团队,代表宝钢作为国内唯一加入国际钢协LivingSteel项目组的全职会员,在宝钢研究院进行材料研究。当研究成果比较成熟之后,需要产业化,这个团队就被划入宝钢建筑设计院,以更好地配置科研资源。2010年,宝钢经过论证认为,民用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设计院体系已不利于该项目走向市场,于是,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成立,LivingSteel开始投身市场竞争。

      紧密围绕市场需求的创新导向,三位一体、协同互动的体系架构,有效务实的评价激励机制,畅通的员工学习创新通道……成就了创新型宝钢的竞争优势。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员工与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两方面的竞争力,一个是市场,另一个就是现场。这两个‘场’决定了宝钢发展的高度和质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线 传线 电子邮箱: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 Email:guisheng.

    联系方式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